製菸工廠2樓西向會議室(昔松山菸廠配膳室)
house.html?id=173菸廠時期曾高達有2000名員工,以工業村概念的大工廠計畫,配置完善的餐廳、浴室、宿舍、醫院、食堂、配膳室、娛樂室、育嬰室等設備。位於西向製菸工廠的二樓,大禮堂兼做食堂為菸廠時代員工用餐地點,由一樓炊事場準備食物,經由送餐梯運輸至二樓配膳室再分發至食堂用餐,除食堂外還備有男女工澡堂及娛樂室,重視員工福利。
搜尋「」共有12筆結果。
菸廠時期曾高達有2000名員工,以工業村概念的大工廠計畫,配置完善的餐廳、浴室、宿舍、醫院、食堂、配膳室、娛樂室、育嬰室等設備。位於西向製菸工廠的二樓,大禮堂兼做食堂為菸廠時代員工用餐地點,由一樓炊事場準備食物,經由送餐梯運輸至二樓配膳室再分發至食堂用餐,除食堂外還備有男女工澡堂及娛樂室,重視員工福利。
地下主機房位於三號變電站地下室,機房內配有兩組冰水主機系統、消防泵浦、民生用水水塔,同時經由地下共同管道運送至園區各主要建築物內,供空調系統、民生用水及消防用水日常或緊急時使用,為園區日常營運之核心設備地帶,更為隱密且未對外公開的地點。
佔地238坪的「Island133」,前身為1939年日治時期松山菸廠「工作作業場」(戰後改名機器修理廠),菸廠時期的機器修理廠負責廠區器具修理,空間採用現代主義設計理念並著重機能性,機器修理廠活化再利用由雄獅集團旗下事業欣食旅,和傑森整合行銷共同規劃經營,提供多元策展及餐飲服務,並委由鳴日廚房設計師邱柏文參與設計,內部空間則以伸展台為靈感,大量使用金屬面材,保留舊有機械金屬感的歷史元素。
將重油燃燒廢氣排除,高36公尺,在園區裡看比現在的台北市地標101大樓還高,這個古今相望的角度非常值得拍照。是當時台北的代表性地標之一,如今恰巧與現代的台北101遙遙相望,見證台北東區的歷史發展。 之前蔡明亮導演曾在鍋爐房策畫裝置藝術「鍋爐裡的劇場」,藉由影像、舊鐵床、舊椅子與地下道等意象,與被遺忘的記憶「重逢」,感受現代生活裡難得的「沉澱」心情。
TDRI(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),即「台灣設計研究院」,其創意空間位於松山文創園區,是昔日松山菸草工廠二樓的包裝作業場及辦公廳舍事務所。 設研院將舊有的傢俱循環設計再利用,打造成為嶄新的辦公交流場域,以「凝聚.碰撞.對話」為核心,透過空間轉換誘發思想與多元的碰撞,成為孕育無限可能的發想地。 今年在疫情下因應新型態工作模式,場域內更新增了全新的交流、發想空間,鼓勵員工在進辦公室的日子,坐在美學與舒適兼具的國際名椅上互動,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與向心力。
不只是一個蒐藏紙本的地方,而是一個呈現各種觀點和具啟發性事物的媒介,看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。 隱匿在松菸北側澡堂裡,以書籍、氣味、植物與陽光構築實驗性的書澡堂,將日治時期的女澡堂古蹟再新生,由屢獲國內外大獎柏成設計、太研設計操刀,精心規劃開放明亮的空間特性,延伸戶外花園成為沉澱心靈的文化場所,讓參與者能拉近距離與互動,一起泡場洗滌身心的書澡。 蒐藏百種以上國內外設計雜誌,上萬本平面、工業、建築、服裝、藝術等書籍,除了紙本之外,更經常舉辦與設計相關的展演活動等,讓人從中獲取創作的養份及靈感,成為容納各種想法與思維存在的容器。
臺北文創大樓是松山文創園區最高的建築,由建築大師伊東豊雄設計,為了延伸松菸古蹟的歷史意涵、呼應周遭自然生態環境,特別採取了層層後退、如梯田般的建築設計,向上延伸到14樓臺北文創會所時,正好形成了一個視野極大化的制高點,將臺北市的東西南北、新舊城市風貌盡收眼底,極目遠眺,可以清楚看出台北在時代的演進過程中,新舊區域重疊交錯的發展輪廓。 環繞臺北盆地四周的綿延群山更是臺北文創會所的另一大看點。從270度環繞的大型落地窗望出去,臺北市北面的七星山、大屯山,西北方淡水河口的觀音山,甚至是坐落在東北方向的基隆火山群,全都歷歷在目。
為了讓臺北市動物之家內的犬貓有更好的收容環境,臺北市動物之家新建前特別規劃中繼園區持續收容犬貓及為民服務,於111年5月21日開幕啟用。園區規劃貫徹臺北市友善動物城市理念,加強改善收容空間,並將犬舍及貓舍分棟配置,提供犬隻專屬草坪運動空間,讓狗狗可以開心奔跑。大廳設有貓認養室供民眾與貓咪互動,建物外牆也搭配有亮眼的犬貓彩繪,讓設施與環境增加活潑感與休憩氛圍。
臺大教務處學習規劃辦公室於2021年8月成立,為國內首創,借鏡國外「學術建議」(Academic Advising)經驗,以探問、興趣、目標為本,引導學生做個人化的學習進程規劃,幫助學生適性發展。 本空間於 2022 年9 月正式開幕,期許各式各樣的聲音可以傳入「靈感客廳」、「心’s cafe」等空間之中,透過對話梳理,照亮學習的路徑,並連結合適的資源,讓內在的聲音擴大為具體行動。2023年8月,學習規劃辦公室特別設計了〈Light Up〉這款香氛,希望讓來訪者沉浸在敞開、溫暖、支持與具有行動力的氛圍當中!
興隆社宅公共藝術計畫「我們在文山相遇」,承接臺北市社會住宅公共藝術總體論述「HOME TO ALL」的價值原則,將家的概念聚焦於凝聚社區認同感。我們自2022年末起進駐即將改建爲興隆社宅的安康平宅,設立興隆小客廳,啟動田野調查、融入地方生活紋理。 興隆小客廳為遊牧式的藝術工作站,邀請現有居民、周遭鄰里、未來住戶以及藝術家,於空間內展開一系列具有「包容性」與「參與式」特質的藝術行動,促進公眾理解社宅中不同家戶與個體的多重生命處境與多元需求,觸發參與者對於家的想像。本次我們邀請所有人打開相遇的契機,一起認識這裡的故事。
打開與城市共生的大客廳,一起感受慢日常裡的快樂。 樂活共生實驗基地是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青年社會住宅計畫中,嘗試的新形態空間實驗。我們以「分享」為核心,「免費空間」使用為媒介,民眾透過「揪伴計畫」及「當我們駐在一起計畫」,免費借用空間舉辦共享活動,持續探索空間、人與人之間的無盡可能,目前已累計舉辦將近1500場免費活動,數萬人次參與其中,形塑成民眾的生活中心。 所有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在這發生,所有夢想都值得被實踐。
位於愛國東路3號的樂埔薈所前身是日治時期台北刑務所的高等官舍,也是唯一格局被完整保留下來的獨棟官舍。大約在1940年以前建造完成,戰後也作為台北監獄副典獄長的宿舍。過去台北刑務所曾關押過許多赫赫有名的人物,例如蔣渭水、林幼春、賴和、羅福星等人,此處可謂是台灣近代獄政史的具體見證。 透過老房子文化運動的媒合,這棟日式官舍經過悉心修復後,搖身一變成為一間大隱隱於市的人文餐廳,藉由時藝多媒體集團的改造, 將餐飲元素注入古樸風情的和式建築中,打造獨一無二的美食體驗,並不定時規劃文化沙龍活動,為老屋譜寫新的篇章。
©2022 OPEN HOUSE TAIPEI.,CO.LTD